杨梅机械化采摘还有杨梅采摘节

5月9日,山水瓯越,“梅”好生活,2023温州杨梅文化节暨大罗山丁岙杨梅开摘仪式,在龙湾状元街道大岙溪村举行。在近10亩数字化大棚里,记者看到,丁岙杨梅已经成熟可采摘,比露天杨梅足足提早30天上市,成为浙江“第一早”。同时,现场还举行了“浙江杨梅第一拍”,2斤丁岙梅以总价880元成交。

重播

播放

00:00 / 00:00 直播

00:00

进入全屏

50

    点击按住可拖动视频

    数字化杨梅大棚由浙江省农科院与小柚智农共同研发,为温州首年度落地。比较露天种植,数字化大棚自带的环境监测系统搭配智能控温、智能水肥,保持杨梅最适宜的生长环境和应对虫害等突发情况。杭州嘉苗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沈凯凯介绍说:“根据部分合作基地历年数据对比,数字化大棚可节省人工80%,减少用药30%,精品果率达85%。”

    据悉,目前温州有3家杨梅园应用数字化杨梅大棚,总计20亩。早早上市的大棚杨梅现售价150元/斤,比去年最高时高出30元。而大规模种植的露天杨梅,将于5月下旬至6月逐渐上市。其中,丁岙杨梅种植面积5.06万亩,产值预计达2.35亿元。

    丁岙杨梅超过半数都集中在大罗山周边,形成了温州特色农业产业优势区。2021年环大罗山省级现代农业园区获准创建,温州市联合浙江省农科院等科研院所深入实施“五优工程”,大力推进丁岙杨梅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和优质新品种培育,实施各类科技支撑项目14项,补助资金2050万元。研究和示范推广“杨梅资源收集及优株筛选关键技术”“早炭杨梅新品种及高效栽培技术”等10大实用技术;着力推动杨梅设施大棚建设,建成杨梅设施大棚16个;开展轨道运输、水肥一体化、智能精准补光等机械化、数字化试点8个。

    同时,为大力推进补链强链,发展丁岙杨梅深加工、精加工,杨梅汁、杨梅糖、杨梅冰沙、杨梅酒等系列产品得到有力推荐。此外,温州市二十大精品杨梅园,十大杨梅采摘游路线被重点推介,促进杨梅产业一二三产的融合发展。

    为拓宽销售渠道,瓯海区杨梅产业联盟、龙湾区农业产业联盟与诚信果林水果连锁店、小时达网络科技(温州)有限公司、农播传媒(温州)有限公司现场签约。

    杨梅文化节暨丁岙杨梅开摘仪式,由温州市农业农村局、龙湾区人民政府、瓯海区人民政府、浙江省农业科学院亚作所、浙江省农业科学院园艺所、浙江省农业科学院食品所主办。

    来源:温度新闻客户端

    520

    来潮阳金灶相约“梅”好时光吧!

    今天上午,第九届金灶杨梅节在潮阳区金灶镇金灶文化公园盛大开幕,活动由汕头市潮阳区金灶镇人民政府主办,汕头市潮阳区金灶镇绿色水果协会、深圳市驻金灶镇帮扶工作队协办。


    金灶杨梅节

    活动现场人头攒动,气氛热烈。锣鼓、武术、歌舞、魔术表演和互动游戏引人入胜,吸引众多市民游客到场观赏。

    现场的产品展销区吸引不少果商入驻,展区展出的新采杨梅品种多样,物美质佳,主要有青蒂、硬丝、软丝、浙江红、流涎酥等不同品种,现场更有杨梅小吃及饮品,供市民游客品尝、购买,好吃又好玩。“很热闹,杨梅很好吃,表演也好看”“周末和家里人过来参加杨梅节,顺便买点杨梅回去,酸酸甜甜的,家里人都爱吃”,现场市民们开心的说。

    金灶杨梅等你来挑选!

    俗话说

    好吃的杨梅千千万

    金灶杨梅占一半!

    金灶镇作为我市重要的杨梅产区之一,种植的杨梅质佳味美,闻名全国。全镇现有种植杨梅面积约6.6平方公里,年产量约500万公斤,年产值达2000多万元,产品畅销海内外,深受消费者欢迎。

    杨梅缀满枝,颗颗紫又红,漫山遍野的红果点缀枝头。据果农介绍,目前金灶最盛产的是大红、硬丝,黑梅三个品种。其中,黑梅吃起来口感略带酸甜,但杨梅本味极浓;大红口感则偏清甜;硬丝相对大红而言,有一股特殊的香气,且肉质更为紧实饱满……你喜欢什么口味呢?金灶杨梅等你来挑选!

    杨梅红满枝,采摘正当时

    本届杨梅节分别在金灶镇新林村、新陈村、东坑村、玉浦社区、高斗村、外美村、下寮村和金溪社区共8个村居,开放12个自摘区供市民朋友采摘杨梅。市民游客可亲自上山采摘,感受从枝头到舌尖的新鲜酸甜!

    经验丰富的果农还向记者分享挑选甜口杨梅的小秘诀:观察杨梅果实根蒂的位置,若呈青色,则说明果实较生,口感稍逊;呈橘红色则代表果实已成熟,口感更鲜甜。

    据了解,杨梅中的明星产品“乌酥”尚有十天方可采摘上市,届时市民朋友可亲赴金灶,感受金灶杨梅的专属甜蜜。

    据悉,目前,金灶镇凭借丰富的水果资源,已形成四季瓜果飘香的水果种植格局——春有香蕉、桑葚;夏有杨梅、火龙果;秋有柿饼、油柑;冬有橄榄、生柑。借助新媒体、电商等平台,金灶镇果农果商也积极尝试“直播带货”,在宣传金灶杨梅的同时,助推潮阳区杨梅产业和文旅事业的发展。

    来源:汕头融媒集团


    汕小布:请帮小布转发这篇文章吧!

    公众号/新浪微博/南方+/今日头条

    @汕头政务发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