淘宝网志愿军作战真实影像和志愿军战史简编

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志愿军作战真实影像,以及志愿军战史简编的知识点,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,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。

文章详情介绍:

新影像丨零下30℃之下的殊死较量,震撼人心的悲壮战斗——《冰血长津湖》

来源:央视新闻客户端

长津湖,位于朝鲜北部赴战岭山脉与狼林山脉之间。狼林山脉的高山峻岭蜿蜒在长津湖的东西两侧,汇合着来自西伯利亚的寒流和风雪。

1950年11月5日,志愿军第一次战役攻势结束后,以美国为首的所谓“联合国军”不甘失败,发动所谓“在圣诞节前结束朝鲜战争的总攻势”,企图将志愿军一举逐出朝鲜。

为遏制其攻势,中共中央和中央军委急调第九兵团入朝,担负第二次战役东线作战任务。因朝鲜东线战事紧迫,很多南方官兵来不及准备御寒冬衣,穿着华东的薄棉服紧急入朝作战。

1950年冬天,鹅毛大雪笼罩整个大地,气温骤降至零下三四十摄氏度。为达成战役的突然性,15万衣着单薄的志愿军官兵翻山越岭昼伏夜行,忍受着酷寒、饥饿和疲劳在覆盖厚厚积雪的山脉和树林中连续行军,悄无声息抵达了预设战场,将美军精锐部队在长津湖地区分割包围。直至战斗打响前,少则两天多至九天,志愿军战士没有吃上一顿热饭,仅靠冰雪充饥,因冻伤减员已过半。

在长津湖战役中,中国人民志愿军第九兵团3个军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,与武器装备一流、战功显赫的美军王牌部队进行了直接较量,在极寒天气下苦战20余天,重创美军陆战第1师和步兵第7师,也迫使这支美军王牌部队经历了有史以来“路程最长的退却”。

淘宝网志愿军在东西两线同时大捷,不仅挫败了所谓“联合国军”在圣诞节前结束朝鲜战争的“总攻势”,而且一举将其从鸭绿江边打回到三八线,根本扭转了朝鲜战局。而志愿军第九兵团,也付出了极大的代价。

在这次战役中,担任阻击美军任务的志愿军战士,有连队全员冻死在阵地上,以战斗队形在雪地中坚持到最后一刻,成为人民军队历史上最为悲壮的“冰雕连”。战后打扫战场时,有人发现烈士宋阿毛留下的一张卡片,上面写着:“我爱亲人和祖国,更爱我的荣誉,我是一名光荣的志愿军战士。冰雪啊,我绝不屈服于你,哪怕是冻死,我也要高傲地耸立在我的阵地上。”

压制北朝军队就吹?朝鲜战争时期,中澳3次战场交手战况如何?

1950年,朝鲜半岛爆发内战。北韩军队势如破竹,打得南韩士兵节节败退,溃不成军。美国见状立刻开始组织联合军队支援南韩,企图动用武力在亚洲埋下一颗钉子,限制中国和苏联的发展。

多国联军加入朝鲜战争后,胜利的天平开始向南韩倾斜,美国的兵锋已经快要接触到中国的东北地区。而美国对中国的警告视而不见,仍旧有条不紊地向鸭绿江逼近。为了保护来之不易的新生政权,中国决定派兵援助北韩,将以美国为首的多国联军打回三八线附近,其中就包括澳大利亚的军队。

新来的朋友们记得点点关注,既方便浏览往期文章和视频,又能及时接收到最新信息。

近年来澳洲一直为美国的霸权主义摇旗呐喊,俨然一副铁杆小弟的做派。澳大利亚已经得到美国大量的援助,在南太平洋地区站稳脚跟。借助美国的力量获取和自己地位完全不对等的利益,不断鼓吹本国的军事力量有多强大。其实早在朝鲜战争时期,中国就曾挫败过澳洲军队。

在抗美援朝战争中,中国前后派出290万余生力军,顶着联军先进的飞机大炮,硬生生将战线推进至北纬38°附近。澳大利亚作为美国的开路先锋,自然不会放过证明自己实力的机会。派遣3艘舰艇、35架飞机和一个步兵营响应美国的号召。

1950年8月,澳大利亚派出的步兵营抵达朝鲜,划归英国军队管辖,隶属于英军第27旅。澳大利亚军队一开始作战风格还相当勇猛,参与到进军三八线和守卫洛东江等一系列战斗中。澳洲军队初期依靠强大的火力,的确压制着北朝军队抬不起头。可遇到中国军队后,情况就开始出现逆转。屡次败在中国士兵的枪下。

1950年10月17日,营长查尔斯带领士兵乘坐坦克向沙里院市快速移动。一路追赶溃败的北朝军队。当时北朝士兵又累又饿,根本提不起精神进行抵抗。27旅很快掌控局势,开始围剿向沙里院市撤退的北朝部队。最终英军以1人阵亡的代价,击毙150名朝军,俘虏1982人。似乎澳洲军队相当勇猛,能够压得北朝士兵抬不起头。

时间来到11月3日,中国进行第一次大规模反攻,意图压制美军越来越嚣张的气焰。美国第8集团军逐渐抵抗不住中国军队的攻势,开始有序向清川江地区撤退。位于此处的27旅开始联合美国炮兵营固守大宁江大桥,企图阻拦中国军队前进的脚步。11月5日夜间,中国40军派遣一个营的兵力悄悄摸到桥边300米的位置,对美国炮兵营展开偷袭。

一旦成功攻陷此处,英国军队不仅将瞬间丧失美军的火炮支援,并且需要面对中国军队的夹击。驻扎在此处的美国炮兵异常慌张,不停用大炮轰击近处的中国士兵。最后以1500枚炮弹的代价夺回大桥的控制权。天亮后,英国旅长决定派遣澳洲军队夺回附近高地的控制权。但澳洲军队一直打到下午也没有攻破中国士兵建立的防线。

刚开始澳洲军队指挥官以为中国军队的实力和朝鲜军队差不了多少,只要进行一轮白刃战,中国军队必定会缴械投降,放弃抵抗。可他明显错估中国士兵殊死保卫阵地的决心。澳洲军队12名士兵死在中国士兵的刺刀下,64人被刺伤。此时中国117师正在向英军背后展开攻击,无数炮弹倾斜在英军的头上。英国旅长立刻下令撤退,一边逃跑一边向后方开火,终于在黄昏时分撤离到安全地带。中澳军队的第一次交手以澳洲溃败而结束。

随着中国军队一路高歌猛进,英国军队被迫撤退至平山谷附近。澳洲军队收到命令,在504高地建立防御工事,阻止中国军队前往汉城。504高地上全是坚硬的岩石,澳大利亚辛辛苦苦奋战几个小时才勉强建好防御工事。4月23日晚上9点,嘹亮的冲锋号响彻在503高地上空,中国军队开始发起试探性进攻。

首先受到攻击的便是位于低洼地带的澳军A连1排。很快他们就承受不住中国士兵的攻击,在付出50多人伤亡的代价后狼狈撤退。B连很快和中国士兵发生遭遇战。C连和D连暂时没有受到迅猛的攻击。

高地上的战斗持续到24日,澳大利亚人已经丧失战斗意志,他们没想到中国军队的攻势会如此凶猛,只得放弃阵地撤退到27旅后侧。加拿大成功吸引中国军队的火力,澳大利亚军队在第二次和中国士兵的交锋中侥幸逃脱。

1951年9月,美国为了在谈判中占据上风,派遣英国军队执行“突击队”计划,搅乱中国的战略布局。英军此行的目标是三八线以北10公里的高旺山和马良山。澳大利亚需要协助攻下高旺山西部的199高地。澳洲希望借助火炮击溃驻扎在此处的中国572团。中国军队承受一个小时的火力打击后,选择战略性转移,暂时放弃此处的控制权。

英军在强攻高旺山时,发现北方一个无名高地已经对英军侧后方产生巨大威胁,要求澳洲军队立刻出击,夺下这个山头护卫英军的后翼。澳军指挥官借助浓雾的掩护成功偷袭中国军队的后方,英军趁势在正面发起大规模攻击,中国军队无奈只能暂时撤离高旺山。英军决定继续追击,借助大雾一同攻下马良山。

可当澳洲军队刚接近马良山时,大雾突然散去,毫无防备的澳洲军队瞬间暴露在山脊地带。澳洲士兵只能发起决死冲锋。经过7次战斗后,澳洲军队后继无力,只能不断后撤。英军主力部队见势不妙,立刻组织强攻,一举夺下马良山的主峰。可他们还没得来及建立防线,中国军队便在夜间发起突袭,再次取得马良山的控制权,兵分两路成功收复主峰。

10月7日,英军燧发枪1营遭受重创无力再战,澳洲军队不得不独立完成对马良山的攻击。当天8时30分,澳洲士兵借助坦克的掩护向主峰挺进。潜藏于此的中国军队抓住时机,放过在前方探路的澳洲士兵,直接伏击位于后方的指挥所。与此同时,中国炮兵收到信号,对澳军B、C两连士兵进行精准打击。澳军顶着巨大的伤亡在15时左右占领主峰。

随后中国军队发起反击,30分钟的炮火打击没有攻破澳洲军队临时设置的环形防御圈。鏖战到天亮的澳洲士兵已经筋疲力尽无力再战。英军接替澳洲军队继续驻防马良山主峰。英军花费1个月时间建立的防线,中国军队仅派遣两个连的兵力,花费13分钟就成功攻破。11月6日英军的反击再次被中国士兵击退。自此英军再也没能越过马良山。

澳洲指挥官一开始对中国军队掉以轻心,认为中国士兵没有作战意志,只要展开白刃战就能轻易获取胜利。这样狂妄自大的想法终究会付出惨痛的代价。随后虽然澳洲军队及时调整战略,将中国视为真正的对手,不过还是没能抵抗住中国军队的攻势,丢失一个又一个重要阵地。最后不得不付出惨重的代价退回后方。

其实中澳军队本就抱着不同决心进入战场,自然作战能力也会有差异。澳洲士兵是为了获取功勋,光宗耀祖。而中国士兵则是为了保卫家园,抵御外敌。如果美国彻底打败北韩,中国将岌岌可危,生死交由他人掌控。如果没有先辈的浴血奋战,中国根本无法屹立在世界之巅,笑看风云变幻。美国侵吞世界的野心终将破灭。

时至今日,美国仍然没有放弃压制中国发展的想法。澳洲军队鼓吹的不败神话早已被中国打破。现在中国掌握的军事科技丝毫不逊色于美国,但中国绝不会出手干涉其他国家的内政,霸权主义终将沦为历史的尘埃。

好了,本期文章和视频到这里就结束了,喜欢的还请点点关注,下期将会为您带来更加精彩的内容!

参考资料:

抗美援朝

国防大学《战史简编》编写组.中国人民志愿军战史简编:中国人民解放军出版社

澳总理在韩哀悼朝战阵亡澳军 称曾阻我军“春季进攻”

中美俄朝韩五国教科书上如何描述朝鲜战争?

朝鲜战争中的“联合国军”揭秘

朝鲜战争中“联合国军”知多少